分类:中药常识
标签:
【别名】
观音豆叶(《泉州本草》),大木豆叶、树豆叶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三叶豆叶(《云南药用植物名录》),豆蓉叶(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),野黄豆叶、山豆根叶(《广东省中药材标准(第一册)》)。
【来源】
本品为豆科植物木豆Cajanus cajan(L.)Millsp.的干燥叶。夏、秋二季采收,除去枝梗及杂质,晒干。主产于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云南等地。
【性味归经】
甘,平。归肝、脾、肾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
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用于小儿水痘,痈肿疮疖。
【用法用量】
15~60 g,水煎服。外用适量,煎水洗或捣敷患处。
【性状】
本品为三出复叶,互生;小叶卷缩或半卷缩,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5~10 cm,宽2~3 cm;先端锐尖,基部楔形,全缘。上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;下表面灰绿色;两面均有白色柔毛,下表面毛密并有黄白色腺点。叶柄长约1~3.5 cm。质脆,易碎。气微,味淡。
【成分】
木豆叶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。包括牡荆苷、异美五针松双氢黄酮、β-谷甾醇、柚皮素-4',7-二甲醚、三十一烷、虫膝腊醇等。
【药理作用】
具有抗骨质疏松、抗炎、镇痛、调节血脂等作用。
【临床应用】
主要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,如股骨头坏死、骨质疏松、膝骨关节炎、急性痛风、假性痛风等。
2021-11-10 10:11: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