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:走近中医
标签:
医生在进行中医治疗时(如:艾灸、按摩、拔罐,刮痧,都要根据需要选择一定的体位,进行施治。常用的有以下几种:
体位 | 具体要求 | 适用部位 | 说明 | |
座位 | 仰靠坐位 | 患者坐在软椅上,在后颈部放软垫,头后仰,以便暴露施治部位。 | 用于前头和面部以及项前部位的穴位。 |
1.将上肢放于适宜高度的桌上仰掌,适用于手臂内侧的穴位施治。
2.将上肢放在桌上,可以曲肘或立掌,适用于手臂上缘及外侧穴位施治。 |
侧伏坐位 | 患者侧身坐在桌前,桌上放一软枕,患者侧俯在软枕上, 以便手臂和头侧舒适,同时暴露施治部位。 | 用于头部两侧的穴位。 | ||
俯伏坐位 | 患者坐在桌前,桌上放一软枕,患者俯在软垫上或 用双手托住前额,同时暴露施治部位。 | 用于头项部、后颈部的穴位,有时也用于前臂穴位。 | ||
卧位 | 仰卧位 | 平躺,上肢平放,下肢放直,或微屈,全身放松,同时暴露要施治的部位。 | 用于面部、颈部、胸部、腹部、上肢掌侧、下肢前侧和手足背等穴位。 |
1.当仰卧时,腹部穴位需要施治, 应当曲膝或在腋窝下放一个厚垫,以便腹部肌肉放松。
2.当要对手臂内侧穴位施治时,可以仰起手掌。 3.当对手臂外侧施治时,可以立掌或将两上肢屈曲放于胸前,以便暴路曲肘后的上肢掌侧和背侧穴位。 |
侧卧位 | 非施治部位在下,侧卧,上肢放在胸前,下肢伸直,同时充分暴露施治部位。 | 用于头面两侧或胸腹两侧部位的穴位。 | ||
俯卧位 | 俯卧,在胸前放一软枕,曲收两上肢,以便背部肌肉舒展、平坦,同时充分暴露施治部位。 | 用于后头、后颈、肩部、背部、腰部、骶部、臀部、下肢后侧和足底部等经穴。 |
2020-03-09 16:26: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