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生在进行中医治疗时(如:艾灸、按摩、拔罐,刮痧,都要根据需要选择一定的体位,进行施治。常用的有以下几种:
手与人体内脏、经络和神经都有着密切联系,而各种疾病或多或少跟内脏器官也有联系,所以,如果体内潜在有病理变化时,不论是早期的、发展中的,还是晚期的,都会或隐或现地在手上反映出来,留下不同的印记,从而给我们观察时提供诊断依据。具体到掌纹来说,它的形状由遗传决定,一般比较稳定,但当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时,就会发生改变,从而提醒我们身体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。
面诊就是透过面海反射区观察胜期疾病与健康状况的诊法,即医生运用望、闻、问、切的诊断方法来对面部整体及五官进行观察,从而判斯入体全身与局部的病变情况。通过对面部形态、颜色、皮肤、服点分布等方面的观察,从而得知脏箱、经络、气血功能的状态,简而言之就是“看五官,观气色,排脏物之病”。
中医的望诊学实质就是科学的“相学”,方法是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、色、形、态、舌象、排泄物、小儿指纹等的异常变化,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。诊脉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,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。医生主要掌握脉诊的时间、病人的体位,医生的指法和指力轻重,每次按脉时间,以每侧脉搏跳动不少于50次为限,同时要了解健康人脉象的变化情况,才能正确地进行脉诊。
不同地区的人,由于其生活习惯不同,所处环境不同,引起的疾病也是不同的
疾病的发生,是人体在某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,人体阴阳气血失调,脏腑、经络等生理活动发生异常的结果。